马秋莎作品《沃德兰-方3》与《沃德兰-洞》正于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的“跟着感觉走”展览展出。“正如《跟着感觉走》的歌词所示,“感觉”似乎并不是内在的于个人的、“天然”的内涌;而是一种外在的、牵引我们前行的力量。展览“跟着感觉走”所试图勾勒的正是改革开放至今持续召唤我们出走和前行的“感觉”,以及它围绕着...
马秋莎作品《沃德兰-方3》与《沃德兰-洞》正于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的“跟着感觉走”展览展出。“正如《跟着感觉走》的歌词所示,“感觉”似乎并不是内在的于个人的、“天然”的内涌;而是一种外在的、牵引我们前行的力量。展览“跟着感觉走”所试图勾勒的正是改革开放至今持续召唤我们出走和前行的“感觉”,以及它围绕着...
刘建华作品《⽇常·易碎—脆弱的形态》与《纪念碑》正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第二届“INTERACTION NAPOLI”双年展项目中展出。此次展览由Made in Cloister基金会与策展人Demetrio Paparoni合作,选择了 “他者与他者性”这一主题。“在与‘他者’关系的历史复杂性中,很大一...
马秋莎作品《海上窗》正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梦想时间”展览展出。“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们将基于各自的人生经历与文化背景将这些议题再次带至观众视野,藉由作品将UCCA展厅变成融汇心理学与社会历史性的虚构梦景,为观众开启感官与思考的多重通道,将个体内心世界对记忆的重塑以及对未来的重构嵌入集...
杨心广的作品《树枝》正于声音博物馆举办的“音顾” 展览展出。“它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少见的动态创作,还或许无意识地融入了强烈的声音元素。[...] ‘音顾’将通过半年的轮展周期,去回顾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中以声音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创作实践。展览突破传统回顾展的纵观与通观视角,让不同历史时间点中的作品...
王鲁炎“新刻度”小组展览《解析——新刻度的1988年至1995年》于中间美术馆开幕。
杨心广个人项目“郊区OUTSKIRTS”,展出于蔡錦空间,展览持续至2023年12月29日。此次项目是继艺术家于2020年受韩国光州国立亚洲文化殿堂委任的作品“荒郊”发展而来,进一步探讨城市周边特殊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植被作为人类抒情的重要媒介在文艺输出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杨心广的雕塑作品《勇士1号》和《勇士8号》将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期间,在塞万提斯图书馆展位(Booth B328)的“可持续艺术为美好明天 Arte sostenible para un mundo más feliz”展览中展出。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受邀参加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携手西班牙...
常羽辰的表演《珊瑚辞典:一种解释》在纽约Amant呈现。此次演出中,艺术家将展示她的野生文字并分享她对珊瑚体的解读:珊瑚的质地、珊瑚的姿态、珊瑚的动势等等。演出后还将进行对话环节,艺术家与参与者一起进行解读练习,这个过程也将生成、聚集和交换不同意义。这次活动由Amant与Art Switch联合主办...
列奥尼格博物馆(Museum Liaunig)从丰富的当代艺术收藏中甄选精品,与28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一并展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在农历兔年,观众将“追随兔子”开启旅程,像刘易斯·卡罗尔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所描写的那样,跳进兔子洞去探索一个崭新的世界。展览通过将奥地利及其他欧洲艺术家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