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军个展“雕塑的方法与目的”正在广东美术馆内展出

2022. 10. 18-2022. 11. 13

本次“7号空间——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第二十八回“雕塑的方法与目的:王礼军”由刘钢担任策展人,展出艺术家王礼军的八组/件作品。本次提名邀请的艺术家王礼军的作品,试图将属于他自己的私人空间记忆带入到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当中,与观众产生共鸣。他利用不同材料的重组嵌合,不断衍生出物与物之间的融合方式,探索雕塑语言未知的可能性。王礼军的作品可以让人感受到“沉寂”所带来的张力,他与他熟悉的材料独处,用这些材料创作自己的作品,形成新的语境和逻辑。


有时当作品展览完后回到工作室,他会将作品再次拆解、改造,衍生出新的作品,如此往复,不断的通过创造、解构和重构,如喃喃自语般探寻新的可能性。他的作品是他思考的痕迹,也是我们去解读艺术家经历的线索。

                                                                                       —— 策展人刘钢语


对王礼军而言,雕塑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变得越来越模糊,空间中的一切存在物,甚至虚拟物都可以被认为是雕塑。然而,总有些是雕塑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专属于雕塑艺术家的问题。雕塑是形体、是空间、是物质,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实存在。


雕塑关乎形体,在作品《蔓延》中,艺术家将木墩雕刻成具有挤压感的形体,在空间中扩张为一种生长的结构。木头就如同人的肢体,在空间中生长开来。人总是想要得到更多的空间,然而,恰恰是在这种空间权力蔓延时,人们也不可避免地付出被异化肢解的代价。


雕塑关乎空间场域,在作品《角落》中,艺术家用陶瓷做成相互交叉倚靠墙角的黄色“胶带”,长长短短的条状物既是对墙角空间的阻隔,也是对它的一种强化。看似强硬的障碍物自身也是脆弱的,需要倚靠墙角的支撑。


雕塑关乎感知,作品《水平》中的水平线在短暂的微妙平衡后,随着容器中水的蒸发而逐渐出现落差。在一个空间中,艺术家将展台(展台连成一个整体)环绕一个展厅的四面墙,再将玻璃器皿根据起伏变化放置于台面上。以同样保持水平一致的目的装上纯净水。水平既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状态,也是认知层面的感觉状态。

《谷》系列作品中的孔洞和凹陷,是生活中的一般容器,包裹于木制“容器”箱体中,形成的一个又一个感知的“黑洞”。嵌入箱体的器皿,外在的形式也被抽离。表面的每一个凹陷既是容器的“量”,也是感知不易抵达的“谷”。


雕塑也是关乎认知的。在制作之初,艺术家将之前的作品《布新》里使用的老旧家具拆解,其中的一张桌子被拆解后装进了桌子原本就有的五个抽屉里。原作品隐匿在新作品中,桌子也装进了自己的抽屉里。

在创作《一块多层板的反转》的过程中,艺术家把一整张多层板,以它的厚度1.8厘米为宽度标准进行切割,再把锯开的木条反转重新拼合成一块整板,并按它本身的纹层涂上不同的颜色,从而使一块物理意义上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多层板,从概念到视觉皆实现了整体的翻转。


雕塑还是关乎物料的,在《枯》系列中,木被剥离成单薄的存在,纤维的拉扯和极限的脆弱构成了对现实的隐喻。


雕塑更是关乎现实感的,作品《童话》源自艺术家对生存空间与历史现实的追问与反思。粉笔是王礼军幼时在农村老家满地涂抹的玩具,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他随父母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定居。多年后,艺术家回到空置的老房子,用粉笔里里外外涂抹了一遍。涂抹完粉笔的老房子犹如换上新装,格外鲜艳。然而南方潮湿多雨的天气,粉笔涂抹的痕迹很快减淡,消失,犹如人对生命历程的一种遗忘。个体与社会化的矛盾,也隐匿在了这种显而易见又无能为力的消逝过程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