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媛和马秋莎正在参加金鹰美术馆群展“汲物之思”

2021. 07. 17-2021. 11. 28

汲物之思 In the Midst of it All

策展人:李佳

展期:2021年7月17日 - 2021年11月28日

地址:金鹰美术馆


近期于金鹰美术馆内开幕的群展“汲物之思”,由策展人李佳策划,汇集了国内外十二位女性艺术家的装置、影像、摄影、雕塑等多媒介作品。美国诗人玛丽安·摩尔在一个世纪前一语道破身体的一个动作:进入事物并立于其中。因此,“汲物之思”不止于“及物之思”,也是“汲物之丝”,作为动词的汲取,同时意味着身体的跃入和启动。而思向丝的延伸,蕴含着缝合由现代性秩序施加于人和自然的二元论鸿沟的潜力和可能。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们或以身体连接广袤的自然界,或以自然物牵引叙事或冥思,或专注于传统中保留了自然痕迹的物质媒材,从中萃取出对于当下问题的回应。


艺术家胡晓媛的《木》系列源于她对表象和本质间的差异、似是、一致、疏离的关系的思考,并将这种思索集纳并梳理后以比较单纯的手段呈现出来。她在拼合的木板上覆上半透明的绡(生丝),用墨在绡上描画了这些木板表面上的木纹,然后先将画好的绡取下,用漆将曾被描摹过的木头表面完全覆盖,最后再用黑色铁钉将绘制了木纹的绡绷回在这些木头上。此时木头的某种“标准化属性”被遮蔽,变成了她注入时间与意志的产物。


如她本人所说,在《木 / 檩》中,“没有里、外,没有主、次,没有和谐、突兀,没有精致、粗粝。只有物质与物。而当对主次、表里、内外等标准化的固化概念又一次发问时,这个世界开始变得不再只以目力所及。”


支撑起《刹隅》的废旧钢筋是胡晓媛在拆毁的民用建筑残垣中捡拾的,而居住在这些临时建筑中的人们也早已被驱散。他们脆弱而短暂的栖留之所在艺术家焊接起来的,并不稳固的骨架中被意象化地恢复,而覆盖其上的绡(生丝)在经一年多的露天陈放后早已被浸袭与撕裂。《刹隅》将这些物质材料捡拾并重构,如同西域南道那些木雕与泥塑那般,让就地取得的材料与精神形式上的美学互生互灭。


五频录像《白夜》由马秋莎在已有的视频和图像库中选取的视频片段上进行后期剪辑而成。它由分散放置在空间中的不同尺寸的五个屏幕组成,且所有屏幕都被置于略低于视平线的位置。浸没在韵律十足的音乐中,镜头俯贴海面紧沿崖壁飞行,边境极地的广袤无垠环绕在观者的四周,毫无人类活动痕迹的冰封荒原也仿佛触手可及。这些相似的画面分别是来自地球的两个尽头——南极和北极,在极圈内白天在“夜半太阳”期间持续24小时。这些用熟悉的风景摄影技术拍摄的自然奇观在激昂的音乐中构建了一个无限延伸的永恒空间,也因此让观者在展览中留恋于一处虚假的幻象之地。


《Yosemite》由马秋莎拍摄的数百张柏油高速路面图像组成,其中,中国大街小巷常见的LED广告走马灯取代了高速路上的双黄线,被并置于墙面中心。黄色灯面上黑色的呓语来自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所著《忧郁的热带》里艺术家非常喜欢的一段文字,它们谈论着宇宙和人、记忆和意识、时间与空间…文字无穷无尽地在枯燥的路面背景上涌起又落下。


*图片感谢金鹰美术馆惠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