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媛正在参加木木美术馆“意大利文艺复兴纸上绘画:一次与中国的对话”

2021. 09. 03-2022. 02. 20

策展人:王宗孚(木木美术馆)、莎拉·沃尔斯(Sarah Vowles)(大英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3日-2022年2月20日


木木美术馆正在展出与英国大英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纸上绘画:一次与中国的对话”,本次展览是历史上首次将众多文艺复兴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与中国当代艺术并置对话,发掘西方文艺复兴与中国之间跨越时空的重要关联。本次展出的作品集中呈现了文艺复兴艺术的重要特点和主题,并深入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中国的艺术家如何通过研究运动、光影和服饰等元素为他们的作品赋予生命、形式和动态。展览将艺术家们对上述主题的不同理解和诠释置于同一空间内展开对话,同时开辟出一个新的语境来探讨这些不同视角及历史之间的平行与相切之处。其中多件作品是专为本次展览创作,作为对文艺复兴纸上绘画的回应。


艺术家胡晓媛为本次展览制作了《石疑 三》,她将自己使用过的卫生纸纸浆塑造的头骨、蚁穴、维纳斯花篮、古爬虫粪便化石、石榴等“物”用“绡”(生丝)紧紧包裹,透过微末且又坚韧之物,引入时间维度,从动态的视角观察、探看世界,试图再一次挑战我们对”真实”即“眼见为实”的固有观念。对她而言,现实从未停止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变动才是世界存在的本质。她的观点使人联想到《易经》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不变即变”,世间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绡”是一种精致的生丝织物,轻如鸟羽,薄如蝉翼,极致透明,最早可追溯至中国汉代或之前。胡晓媛使用墨将物体表面的肌理描绘到紧紧包裹在“物”表面的绡上,以此将事物当下的现状捕捉并保留于织物上。然而一切事物,无论有无生命,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是可见甚至剧烈的,比如,新鲜饱满的石榴逐渐枯萎成干瘪的硬核,绡(生丝)曾经像另一层外皮一般紧紧地包裹住石榴,最终却化为一个空洞的“茧”;而有些则是看似无形实则微妙且不易察觉的,比如亘古久远的化石。生丝“外壳”和里面的“物”都暗示着现实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被涂绘的织物成为了它所包裹的物体在过去那一瞬间的隐喻性象征和替代。除此之外,这组作品还包含部分空间结构,他们由积年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的绡和来自于被拆迁的外流务工人员聚居区的废轻体钢筋构成。


中国丝绸作为一种商品,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已成为了极受欢迎的奢侈品。走出黑暗的中世纪,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曙光,艺术家重燃对古典人文主义的探索热情。他们将目光从天堂转向人世,试图将其所感知的“真实”作为永恒的客观真理呈现于作品中。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来说,衣物面料对于展现肢体的位置和形态至关重要。作品中对服饰的描绘常被视为一种客观的历史记录。这一时期的艺术家采用自然写实的表现手法,力图呈现衣物的质感,从视觉上唤起观者的触觉体验。然而,在作品《石疑 三》中,胡晓媛则另辟蹊径,采用中国传统织物“绡”来记录时间,这种织物使其所覆盖的物体呈现出一种透明而又模糊的状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服饰是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因而要求艺术家精准细致地描绘出其中的所有细节。因此,这些作品成为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衣饰的珍贵史料。相似地,胡晓媛的作品亦可被视为对于时间的三维记录,通过布料来留存特定时刻的“真实”。生丝覆盖在这些物体和钢筋结构上,为作品赋予了外观上的一致性,在似有若无中渗透出一种妙逸的气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