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伦: 异教徒

2022. 03. 19-05. 04

“皮拉罕人促使我质疑长期以来坚持和依靠的一些真理。对上帝信仰的质疑,以及在皮拉罕地区生活的经历,让我甚至开始质疑现代思想中更为基础的一些思想。”

— 丹尼尔·埃弗里特,《别睡,这里有蛇》

 

在追寻或传播信仰的紧迫感与它带来的巨大反噬的裂痕之间,“异教徒”这一身份似乎可以最大程度地纾解意义缺失的精神危机。不可置否,它在坐拥享乐与放纵的权利之时也被主流认定的信仰不断驱逐着。作为周轶伦在北京公社的第三次个展,《异教徒》不仅让古典与媚俗、虔诚与散漫再次碰撞与耦合,更展示了周轶伦从主流的文化与符号系统中逃逸的全新路径。

 

从一方面来看,本次展出的部分画作的创作方式与湿壁画的技法——多层与快速地涂抹高度类似,而在另一方面,正如覆盖本身会让图像与符号既协调又缠绕,周轶伦的画作也在与某种图像叙事的本质相悖。具体而言,他的创作路径不仅意味着需要不时地从荆棘遍野的信仰漩涡中抽身,也标明了这里面的潜在使命——让诸多似曾相识的图像脱离它们的原始语境后被再度转译。换句话说,当古典绘画的临摹版本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新元素被摄于同一空间内,当传统的透视法成为了重构的纯粹工具,一场既超然于威严感但也不给泛滥下定义的自我表达也由此被铺开。

 

在由周轶伦构想并实现的展览场域内,部分画作是处于昏暗光线下的,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欧洲教堂的穹顶与墙壁上保存的图像。同时,展厅正中的明亮与弥漫在外的昏暗形成对比,这不仅对照着周轶伦与古典绘画间既区隔又紧密的互动,更为唤醒一场与过往观看方式背道而驰的经验提供了绝佳场域。当精神层面的某种支配性话语试图涂抹个体原始的认知与欲望时,周轶伦用作品的视觉多重性在

精神世界的缝隙中暗渡陈仓。乐观地来看,某些荡然无存的价值将空间让渡给了新的意义生产。可正如黑暗带来的不全是失落与消散,光亮指向的也从不是唯一正途。

 

“终其一生,我们都不过是摸象的盲人,或是在错误的方向寻找钥匙,只因为路的这边光线更亮。”

— 丹尼尔·埃弗里特,《别睡,这里有蛇》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