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的作品《石疑 二》(2020)在德国曼海姆美术馆群展“UPHEAVAL”展览结束后将纳入美术馆馆藏。
"胡晓媛从位于北京东北方向郊区的工作室里,开始尝试拾回各种大小的物体。在工作室中,她根据中国传统里将所见视为既定事实的理论,对每件物品的特征进行了思考。
像许多年轻的中国艺术家一样,胡晓媛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她是否可以借鉴某种艺术传统,以及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借鉴哪一种。有没有哪种体现出她本人的文化和种族特质的材料,能在不立即与当代和历史政治宣传以及意义归因产生联系的情况下,真实地体现出她的中国身份?从很早以前,胡晓媛就发展了一种诗意的工作方法,将木梁和木板转变成可绘画的表面。 然而,她没有使用纸或画布,而是使用了极薄的丝这一决定性地影响丝绸之路沿线欧亚交流的材料。用丝绸包裹物体以产生均匀的表面后,她描绘了透过丝可见的底层材料的结构,从而在视觉上将图像和物体结合在一起。
对于她展出于曼海姆美术馆的最新的装置《石疑 二》,胡晓媛极大增加了她在绘画过程中所要处理的对象。这些材料包括了固体材料(例如木梁和石头)和易腐烂的物体(例如水果或鸟窝),它们不仅是在未来的几个世纪,甚至是短短几周和几个月内改变形状。我们对于整个世界状况的确定性似乎正在发生改变。现在的焦点不再是艺术家所观察到的世界中的恒定,而是着眼于变化和流动——换句话说,就是着眼于与整个中国,尤其在北京这种日新月异的现代大都市中相符的生活体验。胡晓媛通过用不同材料充实她的装置,这些材料包含源自北京典型的被拆迁农民居住区的建筑残骸和金属棒,艺术家将对社会问题的微妙思考融入到她本来高度个人化的工作中。不断变化的不只是她自己的世界, 她工作室周围的城市也处于不断变化、流离失所和不断失去的过程中。”
—— Johan Holten
曼海姆美术馆馆长、展览策展人
引自展览同名图录
曼海姆艺术博物馆于1909年成立后,由传奇性馆长弗里茨·维歇特(Fritz Wichert,1909–1923)和古斯塔夫·弗里德里希·哈特劳布(Gustav Friedrich Hartlaub,1923-1933)所倡导的激进的现代收藏理念,在德国博物馆界中获得了先锋机构的地位。在这里,艺术史术语“现代主义”的定义通过有争议的对法国前卫艺术的收购而重塑,其收购作品的范围从爱德华·马奈特的作品到后印象派以及表现主义和新客观性作品。美术馆因此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现代艺术民间收藏之一。美术馆杰出的雕塑收藏始于1921年,由萨利·福尔克(Sally Falk)捐赠。馆长Walter Passarge(1936–1958)随后试图填补1945年战后的空白。馆长Heinz Fuchs(1958–1983)和Manfred Fath(1983–2002)进一步建立了该系列的国际关注点,增加了非正式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作品。
如今,曼海姆博物馆的藏品包括大约1900幅画作,860幅雕塑和装置,34000幅纸上作品以及800幅实用艺术作品,其中包括Max
Beckmann、Francis Bacon、Michel Majerus、Auguste Rodin、Henry Moore和William
Kentridge的主要作品。在此基础上,美术馆将继续致力于艺术前卫性的坚持和对当今时代的生存性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