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宇路,胡晓媛,周轶伦,常羽辰: 不时宜合

2024. 01. 26-03. 02

北京公社欣然呈献群展“不时宜合”,展出艺术家常羽辰、葛宇路、胡晓媛、厉槟源、李爽、徐丝易、赵之亮和周轶伦的作品。展期将于2024年1月26日持续至3月2日。此次展览涵盖雕塑、影像、装置和场域特定的绘画作品,带来的多重经验穿梭于不同的入口——荧幕、镜头、帘幕和门。入口一贯是不同空间和过去与未来的分割隐喻,但当代的生活却好像永地站在了门槛上,强迫性地催生不断的回顾和预期,到头来似乎只是证明它们的失效和徒劳。展览通过呈现一系列摇摆于演化与腐朽、陶醉与哀悼、记忆与遗忘之间的作品,将各种错位的相遇交织,来观照艺术家们独特的感受与应对。


展厅内灯光昏暗,尽头处胡晓媛的影像作品占据大面展墙,镜头深入岩洞弱光带,展览空间似乎也跟着延伸过墙。无人机发出的阵阵噪音扰乱了这场对幽深复质感的感性探索,不断提示着阻遏在自然面前的工具和技术。盘旋在洞穴中迷茫的公鸡,反而指向了那双控制无人机的手—那双曾经以“上手状态”(present-at-hand)建造周围世界,现在被工具中介了的手。 在光泽的塑料凳子底座上,赵之亮的瓷器雕塑表面粗糙,留下了艺术家的手大量揉、捏、抚的痕迹,将身体模糊又亲密的经验溶入变化中的形状。周轶伦充满破坏力的家具改造同样追问着剥夺双手的实用性,肆意分解那些确定的形状。常羽辰形状各异的珊瑚素描,是她用在金之岛(Dinawan Island)上收集的珊瑚建立的个人语言体系。每一个组合都是一句带有诗意的语句,而这些句子其实来自马来词典中的词语例句。在工具中介面前,词典打印本中正体的句子正呼应海德格尔打字机文字与手写文字的论断。而常羽辰用细致地近乎印刷的珊瑚绘画/书写,重新审视读者和艺术家,语言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座椅与座椅、字与字、地点与地点,所有距离因为中介而废除,“一切都堆积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无距离(distancelessness)。” [1] 就像厉槟源影像中的场地往往是匿名地点,对于身处这里的观众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景象:一个城乡、一块田野,却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城乡、哪块田野。既不遥又非真的切近,就像在他与不具名地点看似荒诞地联结中,火焰试图唤醒却又标志遗忘。距离的悬置呈现于徐丝易所并置的拒人的沉重铁架与化石般的陶土中:在看似封闭的茧房状粘土上的裂缝,指向艺术家雕塑作品中常出现的深邃空洞,唤起一种原始的亲近感。在李爽充斥异置感的视频中,她没有现身,现身的是和她穿着风格一样的替身们聚集在上海。 替身通过眼镜中的镜头与李爽的朋友互动的片段揭示了一个渗透界面的世界:我们始终接通了,像插了线。如果不是地上的一处光源,或许没有人会注意到葛宇路在地上的母体矩阵(matrix)似的线路图。光一直作为视野和认识的隐喻,而这次手电照射的地方像是每次接入的一段线路、访问的一个界面。源代码听上去是今天唯一遥的东西,母体只能保存在冰川极点,而在展厅里却就在脚下这么近。


[1] Heidegger, M. (1971e). ‘The Thing’. In A. Hofstadter (Ed.),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pp. 165-186).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 165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