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秋莎: 马秋莎

2009. 09. 19-11. 09

北京公社很荣幸宣布我们将于2009年9月19日举办年轻艺术家马秋莎的个人作品展览。敬请光临。


现代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着我们的集体和个人经验。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迅猛而来的现代化进程以一种激烈的方式让我们与过去生活的链接被持续打断。生活的痕迹在不间断地被抹去和覆盖,我们所生存的空间经历着具体性和时间性的丧失,这种丧失让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之间的关系变得抽象和虚无化,而个人藉以联系世界的经验也在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得脆弱和无效。出生、成长于80年代后的年轻艺术家马秋莎,正是以自己个人化的表达,对应着中国当下生活中集体的焦虑和不确定感。


在北京公社的这次展览中,马秋莎用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小心翼翼地在甜美的表象下寻找暗藏的危机。在这种探讨中,她一遍遍地质疑着自己的经验,把它们从看似的稳固中变得可疑和脆弱。亲人及爱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一直是她关心的一个主题。从早年的《从平渊里四号到天桥北里四号》,到本次展览中的《我们》,她将人物放在被抽空的、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感的背景中,以一种温情脉脉的方式表达着对亲密关系的迟疑、不确定和不可控感。同样在空白背景中转动着的《白雪公主》,大概可以看做是艺术家对被符号化和程式化了的“美好”最直接的质疑。


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家同时也在企图对抗和消解这种脆弱感。展厅入口微微颤动的发丝网以一种顽固的蔓延姿态占据了粗糙、廉价的背纸,将看似随时可能崩溃的“脆弱”转变成了一种“牢固”;佩戴在艺术家胸前的祖父脱落的牙齿,似乎又暗示着她企图通过时间感来寻找对亲密关系的一种确定把握。或许,艺术家正是通过这种努力,重建着经验的有效性和对经验的信任。


下载PDF